彩繪火車在上午九時三十分從台中火車站出發, 上午十時三十分抵集集線的起點站 – 二水, 於上午十一時十分抵我們集集線的第一目的地 – 集集小鎮, 行車時間剛剛是一小時四十分。
集集地名由來的傳說
很多旅客在遊覽集集時, 除了欣賞其優閒美景外, 還喜歡以其古怪名稱為娛樂項目之一。至於集集地名的由來, 一般有以下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自1781年以後, 集集為入山要路, 市街就此開始形成, 當時的街道名為「半路店」, 因早期店鋪市街聚落於西方「林尾」與東方「柴橋頭」中間,為聚集生活必需品用以交易,故稱「集集」。
第二種說法是以前水沙連原住民部落 Chip-Chip 社的音譯。
下車走落月台, 其他乘客都匆匆離開, 好像在追趕行程。這時月台上沒有其他遊人, 我倆當然利用這機會, 和彩繪列車拍照。
火車在集集停靠了一會便駛離, 趁沒有火車, 我們便立即走下車軌上拍照。
集集火車站
我們在集集沒有指定的遊覽路線, 只是隨意的四處逛逛, 所以月台和火車站都是遊覽景點。
集集火車站
1919年的日據時期, 日本政府興建潭日月潭墓碑潭發電場, 為了運送材料起見,乃興建由二水通往車埕之縱貫鐵路支線,而集集火車站也在當年建造。
昭和八年(1933年), 原簡陋的集集火車站被拆除改建, 新的集集火車站由縱貫線舊楊梅車站拆遷而來的木材, 採純檜木建材建造, 建築物具典雅古樸,是全台灣古老火車站之一,為集集鐵路線其中一站。
在月台和火車站逛了一會, 便走進火車站大堂, 走到集集街上。站在火車站前的街道, 四周望望, 已感覺到這是一個純樸悠閒的小鎮, 就好像當年的恆春市。
走回火車站前的廣場, 廣場內有一些供旅客遊覽的人工景點, 可以流連半小時。最吸引遊客駐足相信是展示的黑漆漆 SL22 型號蒸汽火車, 足以令旅客緬懷過去, 在懷舊氣息之中, 感慨昔日光輝, 最終也難逃時代的淘汰。
遊畢集集火車站前的廣場,正式開始集集小鎮之旅。手上只有一張細小黑白的集集影印簡略地圖, 不可能依它遊覽, 所以最重要是先取得集集的旅遊地圖。
集集旅客服務中心 – 「集集驛站」
看見不遠處有一個街邊小販正在準備開舖營業, 便走過馬路, 問她旅客服務中心的位置, 原來就在附近。
沿火車站前的大街(民生路)向前走大約五分鐘, 抵一個大大的彩色「農夫市集」和灰色的「旅客中心路標」; 按指示轉左走入小巷, 小巷盡頭處是一座古樸的建築物, 名為「集集驛站」。 驟眼一看, 這建築物一點也不像旅客中心! 但當看見大門上的「旅客中心」和國際共通的”i”標誌, 便放心的朝「集集驛站」走去。
集集旅客中心
地址: 南投縣集集鎮民生路162號
現在的集集旅客服務中心原名為南投驛站,為南投縣政府所有,目前委託集集鎮公所管理,由於地點在集集鎮,為了方便民眾尋找,集集鎮公所皆以「集集驛站」稱之。
在旅遊服務中心索取了集集和車埕的遊覽地圖, 查詢了一些集集的旅遊資料, 可以安心安排今天的行程了。旅遊服務中心只有我們兩個遊客, 服務員很詳細的推薦遊覽的路線和午餐的地方。
旅遊服務中心其實也是一個旅遊景點, 有介紹台灣鐵道的發展歷史、集集九二一大地震等等的珍貴資料; 還有, 旅遊中心內部裝修明顯經過細心的佈置, 色彩十分鮮艷活潑, 彷彿進入童話世界。
最後有一點真是要讚的, 就是旅遊中心放置了旅客最喜歡的集集蓋章, 而且有十多個不同大小和圖案的集集蓋章。她看見蓋章, 顯得十分高漲, 馬上將所有蓋章印在我的旅遊日記簿內, 而最醒目的「集集驛站」也是這次台灣環島遊第一個印章。原來往後在很多地方也有免費的印章服務, 最後這旅程總共蓋了約一百個印章。如果不是這次買了一本厚的日記簿, 相信早已不敷應用; 如果旅程不是在中途退出, 相信印章最終也會印滿整本日記簿。所以回到香港後, 我們都認同: 「如果下次再往台灣旅遊, 一定要另外買一本簿用作蓋印章!」
在集集旅遊中心消磨了二十分鐘, 差不多已經是中午十二時。按計劃只可在集集小鎮停留大約三小時, 下午搭乘3:11班次火車往集集線上的第二個小鎮 – 車埕, 也是集集線的最後一個車站。
離開集集旅遊中心, 循原路走回火車站。按服務員建議的路線, 轉左沿民權路的行人道慢慢走, 細心欣賞集集市區, 沿途會經過一些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