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旗津輪渡站慢慢走, 沿途欣賞海景及街道景色, 約四十五分鐘便抵旗後山上的旗後砲台。閱讀完有關旗後砲台的簡單歷史後, 便準備進入旗後砲台參觀。
市定古蹟 高雄旗後砲台
清末為扼守打狗港整體安全,於打狗山的大坪頂、哨船頭及旗後山上,依地形高度設置有三座砲臺,其中最高處的「大坪頂砲台」,現已埋入土堆,次高為「旗後砲臺」,最低為哨船頭之「雄鎮北門」砲臺,三個砲臺互成犄角,結合成為一組防禦線。旗後建砲臺之紀錄,最早見於1720(康熙59年)之《鳳山縣志》:「旗後汛:砲臺一大座、煙墩一個、望高樓一座」。
「旗後砲臺」為1874年(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辦理海防事務,乃先後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主持,聘英籍哈務德(J. W. Harwood)四品總教習督造,於1875年(光緒元年)在旗後山上興建一座中西合璧的砲臺,於次年完工。
「旗後砲臺」基座為下大上橢圓,砲台分三區:北區為兵房;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其上安置四門6.5公噸英製阿姆斯壯前膛砲。「旗後砲臺」之正門為中國式建築風格之八字牆,而門牆兩邊用磚砌的「囍」字,為其特色。
1895年(光緒21年)乙未之役,10月15日清晨6時55分,日艦「吉野」號率「秋津州」等艦,於旗後外海砲擊,擊毀旗後砲台門額。砲擊之前,指揮官劉 成良已於清晨4時,隻身前往安平。砲臺因無人指揮,僅發射5發砲彈。至下午2時30分,日軍開始登陸,迅即占領無人防守之「旗後砲台」。日治末期,大砲被拆走、熔毀,「旗後砲臺」成為斷垣殘壁。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 國軍於砲臺及燈塔之間另築碉堡。1985年(民國74年),內政部公告「旗後砲台」為二級古蹟,目前為市定古蹟,1991年(民國80年)高雄市政府進行修復,為時3年,並於1995年1月1日開放參觀。
踏進入口(營門), 十數步才進入旗後砲台, 可見城牆之厚。從整個佈局來看, 砲台只有一個營門。
城牆很厚, 但卻不高, 我要彎腰才能通過。
在繼續參觀前, 最好對旗後砲台的地理位置及佈局有點認識, 這樣便比較容易明白為何大砲放置在南方。長方形的旗後砲台依山而建, 地勢險要, 恰可扼守打狗港口, 四尊大砲安置之處, 控制三面海域。
從營門進入旗後砲台後便是前操練場及營舍。
從中間通道向前走便是後操練場(南操練場)。
後操練場(南操練場)、營舍及彈藥庫, 上層便是以往三面是放置了四座大砲的地方。
圓形的地方便是放置砲台的位置, 旁邊(左邊)是子彈房。
城堡另一處放置砲台的地方, 右邊是子彈房。
回頭看看從營門到現在站在南面大砲的地方, 旗後砲台很明顯是長方形的設計。如果從佈局來看, 剛好是一「目」字設計。
中間通道旁的營房, 共有二十二間兵房。
站在砲台上四周眺望, 旗津及高雄港就在腳下, 景色十分優美, 令人流連忘返。
旗後砲台內的通道四通八達, 彷彿走進了迷官。
在通道內左穿右插, 最後又返回前操練場。
正準備離開城堡, 發現在營門旁的城牆有個小洞。想了很久, 發現旗後砲台內沒有廁所, 所以推斷這小洞應該是給士兵作日常解決之用, 順便作砲台去水的功能。
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
參觀旗後砲台完畢, 步出營門。正當準備下山之際, 突然想到旗後砲台和旗後燈塔都是在旗後山上, 而且那麼接近, 按理高雄旅遊局應該會修建步道連接兩個景點, 方便旅客遊覽。如果是真的, 那麼便不需要走下山再走上山往旗後燈塔, 省回很多腳骨力和時間, 而且可以一氣呵成遊覽兩個景點。
四周望望, 唯一可以通往旗後燈塔的步道應該就在營門前面的山崖, 便馬上沿旗後砲台城堡外圍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