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遊覽完讓人讚嘆的安平樹屋, 接著便參觀在隔鄰的德記洋行。德記洋行是一座外觀優雅、富有氣質的白色英式建築物, 看來保存得很好, 現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香港早期也有很多類似的英式建築物, 可惜所謂高官不愛歷史, 只愛金錢, 很多早以給拆掉了。
洋行
所謂洋行, 應該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洋」是 Overseas, 有越洋或海外的意思; 「行」是 Office、Firm 或 Trading Firm 的意思。所以洋行就是外國企業進駐海外的公司、海外的辦事處、海外的貿易公司或海外的寫字樓。
在德記洋行附近有一塊巨石, 用金漆刻上了德記洋行的一些歷史, 名為「重修原英商德記洋行碑記」。
重修原英商德記洋行碑記
西元一八四五年, 英國人 James Tait 在福建廈門成立德記洋行, 並於西元一八六七年在台南安平港開港時建立業務據點。
台南安平英商德記洋行坐坎向離,面對英國駐安平領事館,背臨安平大港,以糖、米、茶葉、樟腦為出口大宗,是安平五大洋行之一。洋行樓高兩層,凡登樓階台、拱柱迴廊、雙歇山頂、綠欄白牆,皆具建築特色。日據時,英商撤出,由大日本鹽業會社佔用為營業所,光復後改設為製鹽總廠台南鹽場辦公處及宿舍。
於民國七十年,台南市政府闢建為台灣開拓史料臘像館,由奇美公司捐資伍佰壹拾萬元規劃展示內容,開放參觀。於民國七十四年經內政部指定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沿草坪走到德記洋行, 拱型走廊內有鋁罐手工藝的表演攤檔, 所有作品(椅子、茶壺等等)都是由鋁罐用手工細心製成的, 十分精緻。聽說, 老闆只在星期六和星期日才出來德記洋行這裡擺攤檔作表演。
拱廊內也放了一個風車模型, 背景的風景圗畫應該是荷蘭某一處地方。
在德記洋行的拱型走廊及草坪逛了一會, 接著走到正門。正當沿石階走上二樓的「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一位熱心的當地年輕少女爭著要幫我倆在入口處拍照。難得可以拍合照相, 我們當然馬上「Nur 飯應」啦! 年紀大了, 旅行裝備都以輕巧為原則, 相機三腳架已經不在行李清單之內, 所以近年的旅遊的合照相並不多。
抵德記洋行二樓, 看見拱廊的環境十分清靜, 便在這裡逛逛。 從高處看看剛才走過下面的花園, 樹木青蔥, 鳥語花香, 心情頓時舒暢起來。
在拱廊流連了一會, 便進入「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參觀。聽說蠟像館內是禁止拍照的, 但我們在入口處找不到這通告。
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是很有意義的去處。這裡的蠟像, 主要是展出台灣先民早期的生活樣貌 – 飼養家畜、耕種和收割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荷蘭人向鄭成功俯首稱臣的情況, 栩栩如生。蠟像館內也有展出一些台南近代的街道圖片, 例如1923年和1996年的台南運河。可惜我們1989年的台灣環島自助遊沒有到訪台南, 否則可以見證台南的巨大變遷。
參觀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完畢, 在拱廊的椅子休息, 朱玖瑩故居剛好就在對面。
站在高處俯望, 才發覺朱玖瑩故居的環境是那裡優雅的。
朱玖瑩故居
接著走到德記洋行隔鄰的朱玖瑩故居參觀。朱玖瑩故居外面的環境真是十分優美, 無論設計和佈局, 很有日本園林的風格。
朱玖瑩故居
德記洋行、樹屋和朱玖瑩故居均屬於台鹽所有,而朱玖瑩故居原本是台鹽的宿舍, 近年來重新整修規劃,開放給民眾參觀。
朱玖瑩的書法才華受到外界推崇,是當代顏體書法名家。故居內陳列了許多朱玖瑩的書法作品。
她的書法很好, 當然不會錯過這機會發揮一下。我自問書法的評級是劣等以下, 獻醜不如藏拙了。
朱玖瑩故居有很多地方值得慢慢欣賞, 讓人流連忘返。
在朱玖瑩故居流連了一會, 時間不早了, 要起程往下一個目的地 – 安平老街及安平古堡。